首页

女王样 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23:08:22 作者:“微心愿”汇聚“大能量” 福建宁德情暖困境儿童成长路 浏览量:22680

  中新网宁德5月29日电 (吴允杰)“不久前,我在心愿卡上写下‘想要学习用品和书包’,我总在想,真的会有人看到我的小小心愿吗?”正读小学四年级的宋淑铃29日说,今天才发现这份幸运真的降临了,没有想到有这么多温暖的人在默默守护着他们的梦想。

  当天,在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国宝小学内,由宁德市妇联主办的2025年“圆梦微心愿 爱心促成长”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活动正温情开展,100名留守困境儿童的“微心愿”得到了实现。

2025年“圆梦微心愿 爱心促成长”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活动现场。吴允杰 摄

  “圆梦微心愿的背后,承载的是孩子们的纯真梦想,体现了社会各界对留守困境儿童成长的深情守护。”宁德市妇联副主席李钰表示,希望更多爱心单位、爱心企业、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到关爱队伍中来,用爱心点燃希望,用真情传递温暖,用实际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,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  其间,参与活动的领导嘉宾为困境儿童们赠送“爱心礼物”,并叮嘱他们要在逆境中迎难而上,努力学习、热爱生活;孩子们将写满梦想的心愿卡粘贴在爱心板上,让梦想在心中萌芽。

  据介绍,本次活动宁德市妇联收集了100名留守困境儿童的“微心愿”,通过积极发动,得到了宁德市税务局、宁德时代志愿者服务总队等爱心单位、爱心企业、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和热心捐赠,让留守困境儿童的愿望变为现实。

参与活动的领导嘉宾为困境儿童们赠送“爱心礼物”。吴允杰 摄

 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,关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。一直以来,宁德市妇联始终将关爱儿童作为重点工作,通过整合链接资源、搭建支持网络、提供心理疏导、开展亲情关爱等方式,为留守困境儿童构建起全方位的关爱服务体系。

  以“圆梦微心愿”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活动为例,今年是宁德市妇联开展这个主题活动的第11年。11年来,宁德市妇联走进宁德市各县(市、区)的20余所学校,为300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实现“微心愿”。

  不止于此,宁德市妇联还在全市妇联系统启动“爱心妈妈 点亮未来”——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,通过组织化动员、社会化招募、自主化申报等途径,吸引凝聚一大批有爱心、有意愿、有能力为留守困境儿童实施关爱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“爱心妈妈”队伍,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,用亲情和爱心守护儿童健康成长。

  截至目前,宁德市共招募爱心妈妈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6000余名,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4485名。

  “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”李钰表示,宁德市妇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健全关爱服务机制,拓展帮扶渠道,推动形成党委、政府、社会、家庭协同发力的关爱网络;同时也期待与更多部门、社会组织携手合作,让“微心愿”汇聚成“大能量”,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充满阳光的成长天空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文化十分丨让梦想伴随成长 揭秘春晚《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》创作故事

谈及本次论坛的主题“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”,帕特里西娅认为,“在人类已经拥有如此多的工具和先进技术的当今时代,我们应该更加平和,互相尊重。正如此次论坛的主题,我们不仅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,也要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。”

彩礼新规施行,多地判出“第一案”!

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,打包费是餐饮行业支出的成本,在外卖中适当收取是正常的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商家的收费标准要公平合理,要根据其实际的支出成本和服务进行定价,不能“漫天要价”。其次,不能通过强制手段,强迫消费者只能使用包装精美且高价的包装盒,消费者有权选择合适的包装。“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下,建议商家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种类的打包盒,让消费者能够选择。一些可以合并同类项的食品,如主食等,消费者可以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打包在一起,这也符合包装减量、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。”

中国黄河流域在建装机最大水电站3号机组定子吊装就位

立足当前与长远、统筹区域和全局,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系统阐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问题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领航定向。

教育时评:汇聚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

唐家成认为,提升市场流动性是一项长期工作,港交所非常重视相关工作,正研究很多中长期的改革建议,相信未来还会推出措施,以完善市场机制和促进市场发展。

中国代表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7届大会阐述中方立场主张

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提出,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“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”。纲要的发布促进了创新要素流动、融通,引发了一场粤港澳三地的“合聚变”。5年来,粤港澳大湾区步稳蹄疾,构建了“两点两廊”科技创新空间布局,科技创新生态更加开放,粤港澳科研人员交流合作频繁,“深圳—香港—广州”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连续4年位列第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